注会行业信息化:引领发展新方向
近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征求软件公司代表的意见。中注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副秘书长杨志国主持会议,微软(中国)、威科亚太、用友审计、广东铭太、鼎信创智和中普审业等公司代表参加会议。在此之前,中注协印发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信息化规划》),陈毓圭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16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6年10月8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其中就把“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提了出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 “十二五”时期,注会行业信息化取得了哪些成就?目前,注会行业信息化面临哪些问题?“十三五”时期,注会行业信息化将如何推进?为此,《财会信报》记者就注会行业信息化征求了专家意见和建议。
注会行业信息化取得阶段性成效 仍需继续推进
2010年11月,中注协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将信息化战略确定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要求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十二五”期间的核心任务和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指导注会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2011年12月9日,中注协制定并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
注会行业信息化包含行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注协机关办公信息化、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三个领域。“十二五”期间,通过全行业努力,注会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领域,中注协指导软件公司开发完成大型事务所审计软件,推动提升中小型事务所审计辅助工具,部署法律法规库和经济数据库,一大批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行业管理服务信息化领域,中注协已实施注册会计师考试机考改革,完成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二期改造,建成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网络信息安全改造升级,完善行业诚信监控体系,部分注协机关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但注会行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意识不够强,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主体责任落实尚不到位;二是与客户信息化环境不相匹配,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专业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低;三是现有系统互联互通与功能整合程度低,部分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四是对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融合应用不够,已经建成的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升级。
当前,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及迅速应用,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全球经济活动和运行机制产生重大影响,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加速了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十三五”期间,注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仍需继续推进。
《信息化规划》提供了战略引领
《信息化规划》是中注协制定的第二个注会行业信息化五年规划。相比《总体方案》,《信息化规划》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深化顶层设计。围绕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信息化战略部署,针对注会行业信息化存在的不足,中注协提出行业信息化目标、任务和措施。二是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中注协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从模拟手工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向远程应用、实时协同和智能便捷方向发展,优化技术架构与标准,强化数据共享与应用,提升信息化对行业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支撑作用和应用效能。三是融合信息技术新成果。中注协立足自我变革与匹配外部环境,坚持前瞻开拓与稳步推进并重,促进信息技术与行业的融合,创新行业管理服务,变革审计理念、方式与技术,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规划》共四部分内容,在回顾“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三五”时期行业信息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并从组织领导、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绩效评估和规划实施五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对于《信息化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陈毓圭表示,概括来讲,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以信息化设施为基础,以数据资源为核心,以技术支持和安全管理为保障,打造互联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体系,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装备注册会计师行业。具体来讲,就是利用5年时间,优化完善信息化架构,制定系统架构技术标准、行业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形成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保障系统互联与数据共享;全面更新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服务便捷的协同办公系统,建立行业数据中心,实现行业管理服务智能化和现代化;会计师事务所建设智能审计作业云平台和智能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并重发展。
围绕行业管理服务信息化、注协机关办公信息化和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信息化规划》从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打造行业管理服务智能平台、构建会计师事务所信息系统和增强数据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十项信息化建设任务,即优化信息化架构、构建系统架构技术标准、开展数据治理、全面更新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协同办公系统、完善行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智能审计作业云平台、建设智能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基础设施与保障信息安全以及增强行业数据应用能力。
实现路径:中注协主持全局地方注协和事务所参与配合
对于如何实现《信息化规划》提出的建设任务,陈毓圭表示,第一,根据《总体方案》提出的信息化架构,中注协、地方注协和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自身发展目标,从战略高度匹配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业务战略目标,优化信息化架构。中注协主持构建系统架构技术标准,地方注协和会计师事务所配合参与,并对制定的规范体系在信息系统开发中使用落实,实现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协同办公系统、会计师事务所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中注协主持开展行业数据治理,地方注协和会计师事务所配合实施,为建立行业数据中心夯实数据资源基础。第二,中注协主持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更新的设计、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行,地方注协和会计师事务所参与配合。全国注协协同办公系统由中注协主持设计和建设,地方注协提出自身协同办公系统的业务功能需求,并参与实施。第三,按照信息技术资源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分类施策,有序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作业和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入国际网络的事务所,使用国际网络的智能审计作业平台和内部管理系统;大型事务所,按照信息化框架的要求提升智能审计作业和内部管理水平;中小型事务所,可以选购市场上成熟的审计作业辅助系统和内部管理系统。此外,由中注协牵头建设为事务所提供决策支持的行业知识库,地方注协和事务所配合建设。
对注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国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第一,一定要开发和运用并重。尽管注会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特别是在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具体运用的成果方面,但离各会计师事务所真正全面、规范和有效运用还有一些差距。特别是一些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对信息化成果的运用程度还不高,少数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几乎没有运用。第二,一定要防止形式主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表面上运用了信息化成果,但往往是徒有虚名,或是为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审计效率,但这种提高往往仅是审计速度上的提高和时间上的缩短,审计质量并没有同步提升。例如,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时,注册会计师将必须由自身发挥的职业判断完全交给审计软件,这种形式主义会反过来使得审计质量大大下降。第三,会计师事务所一定要在信息化建设上舍得投入成本。信息化建设对注会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所以,如何促进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是注会行业共同面临的大任务。尽管各级注协,特别是中注协为注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和引领作用,而且已经先期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必须有各会计师事务所的共同参与,还必须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自身信息化的建设。所以,这就要各会计师事务所不仅要舍得在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和硬件上加大、加快投入,而且还要加大对审计人员信息化水平和技能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行业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切实的保障。
对于技术发展对注会行业审计的影响,刘志耕表示,人工智能及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将会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起到六大方面的作用:开拓和细化审计视野、提供和革新审计技术、防止和减少审计误差、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和增强审计效率、保障和提升审计质量。他强调,人工智能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这六大方面带来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不仅会给当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从整体上带来脱胎换骨的变革、耳目一新的提升及令人振奋的发展,而且还很可能在不远的未来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带来加速度的发展,给整个注会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革。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