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审计接近尾声
业内人士预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审计署对全国地方性债务的调查结果也将出炉,预计此次债务规模高于2010年的10.7万亿元。
摸清债务“家底”为第一步
2013年审计署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全面摸查,力度空前。
“审计署的报告结果出来后,会对从中央到地方的债务风险有个判断。据此,监管层会出台相应对策。” 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闫衍告诉上证报记者。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称,审计结果可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公布,预计此次至少有1万家独立的法人实体负担这些债务。由于其中一些试图掩盖负债情况和部分企业间贷款和“白条”债务,因此,审计部门的任务异常艰巨。
关于此次摸底结果,虽然业内人士预计不一,但高于2010年的10.7万亿元已成共识。闫衍昨日对记者表示,预计此次债务规模约为16万亿元。
而一些外资银行的预测规模更高,悲观者则预计超20万亿元。渣打银行在15日发布的报告称,此次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可能达到21.9至24.4万亿元,占GDP的38至42%,接近当前官方估算值的两倍。
尽管如此,审计署的最终结果仅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第一步。闫衍表示,审计结果出炉后,下一步,对规模和风险不大的地方而言,是面临如何更好地管理地方债务。而对地方债务规模和风险相对较大的地方,则面临如何控制债务上限,各级政府肯定会有相关对策。
有望推出一系列新政和配套措施
不论最终规模有多大,业内预计,从短期来看,在审计署结果公布后,一系列新政和配套措施有望推出,共同推动地方投融资平台去杠杆化和债务风险管理。
具体而言,渣打银行称,推动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去杠杆化,是金融监管部门当下面临的重大挑战。短期内,待审计结果公布后,预计监管机构将会发布会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对地方投融资平台贷款新规。
而从宏观层面来看,业内预计,此次审计结果出炉后,更大的意义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财政框架
渣打银行表示,地方性债务审计结果出来后,财政部门应该能够建立对全国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可能将地方投融资平台与背后的地方政府挂钩,明确显示各级政府负责多大规模的债务。
此外,社科院金融重点研究室主任刘煜辉称,目前一个现实是,地方政府债务确实处于一个风险状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要促进地方政府职能根本改变,进行债务约束和预算改革。
“基于此,我们可以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在前面,比方说建立一个可靠和透明的信用评级系统,并且逐步由此形成能够支撑债务定价的期限结构和信用结构,最终形成对微观主体约束的市场机制。”刘煜辉表示。
在此背景下,此次审计结果也有望对地方政府评级提供数据支撑。记者获悉,中债资信近期正选取一些地方政府,对其开展试评级工作,而未来有望开展地方政府主体及相关债项评级,而这将成为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阳光化、透明化的关键环节。